今年以来,新兴县大江镇党委突出党建引领,大力组建“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通过做实“党建+互促共建”工作体系,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协作机制,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坚持党建引领,牵好互助工作“牛鼻子”
“植树是个技术活,如何让自己植的树栽得住、活得久?要记住‘三埋两踩一提苗’,挖坑时,注意穴径要比苗根大一些、深一些……”近日,鹊巢村“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队员聚集在文化楼里,认真聆听镇林业站负责人讲解苗木种植技术。
为切实提高互助工作队队员工作能力,大江镇党委整合镇委党校、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楼等场所,全方位举办“乡村课堂”等活动,将其打造成工作队的“技能加油站”。充分发挥镇村干部“传帮带”作用,为工作队成员深入讲解“百千万工程”、绿美生态建设等方面知识,并组织到镇内合水村、大塘村等工作成效突出的村参观学习,不断拓宽队员工作思路,提升综合水平。
此外,依托互助工作队联络站这一阵地,通过“板凳会”等接地气的形式,让党员、乡贤、村民齐聚一堂,共商共谋社会治理、人居环境、民生保障等问题,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2个,汇聚起共建共治和美乡村的强大合力。

紧扣服务需求,搭建乡村治理“连心桥”
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一环。在丹竹仔村,一屋主对农房风貌提升存在抵触情绪,该村互助工作队的党小组长充分发扬攻坚克难精神,多次入户沟通,讲解相关政策,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引导屋主转变观念,主动配合开展工作,使大江镇快速实现“三沿”区域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这就是互助工作队密切联系群众、聚力办实事解难题的真实写照。
面对乡村治理中的各种矛盾纠纷,大江镇深化拓展民情日志“一线六民”工作法,组织镇党员干部、互助工作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心声,针对群众的需求诉求梳理形成“民情台账”和“问题清单”,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协助解决。面对家长里短的“小矛盾”,他们化身“和事佬”,主动上门纾难解困,耐心细致地进行调解,今年以来,已成功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30多起,推动联系群众“常态化”、服务群众“零距离”。
此外,针对镇内“两留”人员数量较多的实际情况,大江镇发动互助工作队队员与各村“两留”人员开展“一人一户”结对帮扶,定期上门走访,给予他们生活、饮食、就医等方面的帮助,并做好情况登记汇总,推动“两留人员”关爱服务全覆盖。
激活内生动力,跑出共建家乡“加速度”
“本周参加互助活动2次,积10分。屋前有一处柴火乱堆乱放,扣5分……”在大塘村党群服务中心内,村党组织书记盘华文正在核算上一季度互助工作队成员的积分得分情况。
为进一步激发村民参与互助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大江镇探索实施以村党支部为单位的“积分制”管理方式,以季度为周期进行积分核算,村民可将所得积分用于兑换米面油等商品。对于积分排名高的,在“百千万工程”典型户、星级文明户等评优评先中将被优先考虑。
同时,持续强化互助工作队成员和典型户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村中乡贤、能人、群众等力量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主动筹资筹劳投入村中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绿化等工作中。截至目前,累计整治乱堆乱放1000多处,拆除破旧危房11间,疏通沟渠17公里,因地制宜建设“四小园”90多处,植绿补绿1.3万多棵,培植打造主题林10片。此外,成功筹集建设资金300多万元,推动竹园村饮用水工程、滑石坑村道路升级改造、横岗村水面桥等50余个民生项目落地,得到群众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