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这是家住新兴县太平镇马山社区李女士对镇村环境的评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太平镇党委全面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以绿美生态为导向,做活“绿”文章,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绘就出绿美太平的新画卷。
推进“增绿”行动,提质绿美生态“金银山”
太平镇党委深入贯彻市委绿美云浮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结合党委“书记项目”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契机,以示范带沿线人居环境整治、特色风貌带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依托主题党日、志愿服务、巩卫创文推进义务植树、“四旁”植绿、“四小园”建设等系列活动,积极在河村推广“党建+妇联”引领“美丽庭院”创建的做法,打造“绿美庭院”示范户27户,结合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美丽河村”精品节点,建成140余亩观赏桃花林,以点状生态空间质量优化推动带状空间绿化美化水平的提升。
据统计,今年以来,太平镇累计栽植树木1500余棵,修复、改造“四小园”80余个。同时,在全镇推进500亩生态公益林补种计划,规划以乡土阔叶树种为主,进一步优化林相结构,提升林分质量;积极创建绿美镇村,建成占地108亩集群众休闲、绿美生态宣传、林木涵养、水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太平镇凤凰湿地公园,引导教育群众在共享绿美生态中践行共建绿美太平的使命担当。
写好“护绿”文章,守护绿美生态“责任田”
太平镇党委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全面建立镇、村两级林长制体系,组建以镇党委书记为统揽的镇级林长队伍17人、村级林长队伍105人,并在19个村(社区)配备完善监管员,形成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障有力的管护机制。划定护林网格20个,配备专职护林员20人,构建以村级林长、基层监管员、专职护林员为主体的“一长两员”森林资源源头管护架构,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加强森林督查、巡护,强化林地使用和林木采伐监管,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目前,太平镇13.4万亩林地已全部实现划片定责、跟踪管护。
同时,健全森林防灭火责任、组织、管理、保障体系,组建一支37人的半专业森林防灭火应急队,与县应急、森防部门落实联动培训与应急演练。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全镇43棵古树名木全部完成登记挂牌,并实现动态跟踪管护。
驱动“活绿”引擎,打造绿美生态“经济地”
太平镇党委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依托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找准生态经济切入点,把“绿美生态”转化为“绿美经济”,重点推动茶叶、青梅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推进象窝茶园、五叶茗茶叶基地规模扩建,以“村企共建”“村际联盟”建成茶产业加工车间,促进茶叶产业提质,积极擦亮“青梅之乡”“凉果王国”招牌,整合青梅种植、凉果加工、生态资源,打造青梅基地,延伸以青梅种植、青梅加工、青梅休闲为支撑的产业链,探索“青梅+旅游”的乡村特色发展模式,积极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太平镇1.03万亩茶园、2.2万亩青梅成为太平镇绿美经济的“生力军”,其中,太平镇象窝茶产区被广东省认定为“新兴县象窝茶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茶叶也成为太平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现代特色产业,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称号。
同时,积极发展生态文旅产业。打造“康养+文旅”发展模式,依托象窝山、水源香雪等绿色生态资源优势,打造融合“山、水、禅、茶、林”和集山地生态度假、休闲、娱乐、禅茶体验、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象窝生态园,并整合沿线休闲农业、美丽乡村等资源,打造成“禅茶文化之旅”广东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年均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