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县开展“三清三拆”工作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与此同时,“三清三拆”工作中关于文物建筑的保护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历经百年风雨的洗礼,这些印证着辉煌历史的青砖大屋,不少已在时代变迁中被拆除或损毁。但从现存青砖大屋建筑工艺之精致、房屋巷道规划之齐整,仍可见当年繁华的景象。
当年外观恢宏、雕刻精致的大屋如今沧桑尽显,斑驳的外墙、破烂的门窗、昏暗的里屋……昔日的繁华逐渐远去,古老的青砖大屋期待新生。近日,笔者走进东成镇思本村的青砖大屋,试图从大屋兴衰的历史中探寻在“三清三拆”工作中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之路。
历史:村落富庶出人才
思本村位于江罗高速一侧,转入一条小道后,几分钟的车程便可到达思本村,沿着小道向村内走去,一片金黄色的稻田让视野变得格外开阔。村道一旁随意的用一个木板指示牌标注着思本村的方向,顺着指示牌一直前行便是一条宽敞整洁的村道,青砖灰雕房屋让人仿佛回到百年前,也让这个村落的景致更显错落有致。
据记载,思本村开村建于明初,由冯姓开村,以表村民们思念祖宗和前辈,不忘根、不忘本,故起名为“思本”。该村有大量明清及民国时期的住宅、侨房、石板街、巷里弄道和人文景观。如具岭南特色的冯氏开村的古老大屋、文通公祠、民国时的私塾学校瀚林书院等。
在老一辈思本村人眼中,冯氏开村的古老大屋是村落富庶的象征和标志。“整齐的四座大屋,高高的镬耳,内有连扯三座。在当时想要建这样的房子光有钱还不行,家里得出官员才可以。”村支书区绍华是土生土长的思本村人,在向笔者介绍起大屋的历史人文时,很是骄傲。区绍华介绍,1882年该村的区荣清是广东省三十六举人之一,民国时期该村的区建钦留日回国后任西江督察。
在思本村,至今都流传着区荣清举人帮人解围的故事。在光绪年间,东成镇十里村一男子娶古院村新娘时,新娘出上联:古院清心扶桂花开香十里。当时如果新郎方对不出下联,那么,伴娘有意刁难,不能把新娘子放出门。这时十里村男方亲友到思本村找区荣清举人解围献下联:更楼夜尽高明月浪照三洲。成功把新娘娶走。
现状:繁华不再望“重生”
昔日,由专人精心打理的古老大屋如今已年久失修。荒废已久的花园里,杂草丛生;昔日围墙高筑,如今已缺砖少瓦,各种“牛皮癣”在青砖房内肆意攀爬;不同形态的“雕梁画栋”至今仍保存在房屋的四处,然而在数百年来风雨的洗涤下各类绘画雕塑的轮廓与形状正逐渐模糊,其美感以及历史研究价值也在慢慢减弱。
历经世事变迁,当年盛极一时的古老大屋如今已经略显破败。尽管岁月淡薄了当年的辉煌和沧桑,但思本村的不少村民,仍希望有关部门借此机遇,加强对古老大屋的修复和保护,以缅怀纪念那段历史。
而在“三清三拆”工作中如何将古建筑文物合理地保护与修葺,也是新兴县相关部门思考的首要问题。区绍华表示,村里考虑将大屋合理开发成旅游景点。“若能将大屋及附近的青砖房修葺还原,将有力推动以古老大屋为核心辐射周边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崛起与发展,对后代起着教育的作用。”
谈及修葺与规划,区绍华表示,目前村里正对一些大屋的情况进行摸底排查,争取能够按照各房屋的情况进行修理。
整治:已拆除危旧弃房128间
在走访中,思本村宽敞整洁的街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殊不知在几个月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因这些旧屋一直空置,门窗破落,没人打理,成为村中的卫生死角。有村民给笔者看手机上大屋各巷子里清理前的照片,青石板上长满及人腰高的杂草,地上随处可见各类垃圾。几个月以来,思本村认真开展“三清三拆”工作,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
思本村坚持按照一村一策、分步实施、分步推进的原则,以登记日、拆除日、清理日的“三日”为载体推进“三清三拆”工作。首先,在清拆前分坊做到入户走访、实地查访,即逐一到拆除对象入户,做通思想工作,并各坊分别召开全体村民户代表会议,将会议召开日定为“自愿登记日”,发动群众当众签订自愿书,支持配合清拆工作。第二步是逐一同其到现场查丈、登记造册,并分坊制定“拆除日”开展三拆除,在拆除过程中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先拆,发挥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改变村民观念,做到以典型示范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到“三清三拆”工作中来。第三步是分坊开展“清理日”的自愿活动。通过全坊动员,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参与新农村建设,真正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享。
据统计,截至10月14日,思本村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23处15吨;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68处175吨;清理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13处8.5吨;已拆除危、旧、弃房128间共2867平方米,已拆除完成100%;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1间4.25平方米;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3宗5平方米。村道、庭院及房前屋后美化绿化9处138平方米,清理、拆旧补绿3处85平方米;已铺设雨污分离管网300米,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座容积120立方米。
【来源】南方日报新兴视窗
【撰文】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