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你心中“最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
接地气、冒热气的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有温度、有深度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让群众安心暖心又放心;精彩、丰盛的文化惠民大餐,让精神文化滋养群众心田……
近年来,广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目前,全省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8万个,21个地级以上市实现县、镇、村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持续完善优化十五分钟文明实践圈,有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涵养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
为全方位展示全省各地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风采风貌,示范带动各地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有力推动文明实践阵地由“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在广东省文明办指导下,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寻找最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活动。
新兴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总体部署。2018年11月6日,新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广东省第一批建设试点正式挂牌成立。积极探索“阵地统一、活动统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发展新模式,依托“四馆两中心”这个高品质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打造集理论宣讲、市民教育、科普宣传、文化活动、健身活动等功能齐全的文明实践阵地,切实满足了群众对高质量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需求。目前,全县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12个,实践点8个、驿站7个。
以此为辐射带动,搭建起“1+8+12+N”涵盖县镇村三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实现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促进中心,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专项基金。9条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带将串珠成链,形成集文化展示、公共服务、文明培育、志愿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目前全县共有656支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人数7.8万人,一年来,共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近2.2万场次,总服务时长超78.2万小时,常态化开展接地气聚人气的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包括有理论政策宣讲服务、文化文艺服务、扶贫帮困服务、医疗健身服务等,全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兴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紧扣群众最现实关切,优化“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服务流程,真正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志愿服务项目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新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打造接地气冒热气、务实管用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逐步形成“一所站一品牌”“一队伍一特色”。推动63个优质项目入库,成立项目孵化中心,“屋场夜话”“楼长制+志愿服务”“爱心传递 守护健康”“乡约讲堂”“好人相聚”……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走进新时代,打通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我们一直在行动!
簕竹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位于簕竹镇华侨文化广场,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2022年7月完成改造升级,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2人,志愿服务队12人,志愿者人数约200人,配齐了图书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大讲堂、曲艺室、妇女之家、青年之家、社工志愿服务站、志愿服务驿站等功能室,为群众提供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健身活动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簕竹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聚焦“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功能,用好“阵地牌”“服务牌”,打造了集学习、教育、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室内(外)文明实践活动区域,建立了“让爱回家”“圆梦微心愿”“七彩假期暑期公益课堂”等多个特色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利用旁靠文明实践广场和侨文化馆亲近群众的地理位置,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方面持续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000多场次。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大餐,让新时代文明新风浸润群众心田,让群众看得见、愿参与、真点赞。
新城镇南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位于新城镇南外广场对面,由南外孝悌家祠改建而成,建筑面积约415平方米,于2022年9月进行升级改造,保留了传统壁画、“包容树”和南外特色元素,设置了党群联络室、未成年成长空间、家长学校、科普活动室、农家书屋、多功能大讲堂、志愿服务队办公室等功能区,成为一个“党味十足、古韵犹存、功能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近年来,南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响应新兴县创建全省、全国文明城市的号召,主动扛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担当作为,组建了一支4支志愿服务队,按照群众点单、站点派单、志愿服务队伍接单的工作模式,每月至少为群众提供2次理论宣讲、文明法治、环境保护、济困帮扶、文艺演艺、健康科普等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充分彰显居民群众在文明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创新,使得“喜得平常心”“孝悌忠信,慈爱喜舍”的南外人精神更富活力、更可传承。
东成镇碧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阵地建设为基础,以志愿队伍为导向,以丰富活动为抓手,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五有”标准建设,配备有桌椅、投影、音响、电视等设施,覆盖有农家书屋、书法角、文化广场等场室,不断拓宽“15分钟文明实践圈”。
在充分利用居家养老服务站、农家书屋、文体设施等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县的统一部署,东成镇还进一步提升了碧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建设,新增了广告宣传上墙资料等,为做好理论宣讲、主题教育、文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环境。
东成镇碧塘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结合特定时间节点,因地制宜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如“党建+社工+党员志愿服务”服务模式的爱心餐活动、举办寒暑假儿童绘画教学活动、课后作业辅导、广场舞教学、村民水稻水浸核查、重阳节敬老活动、青少年儿童保护知识宣传、春节联欢晚会、冬至饺子汤圆送温暖活动、农产品义卖等等,在关爱留守儿童、关怀妇女儿童、关心长者和困难老党员、促农村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着力,打通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云浮市新兴县太平镇悦塘村建村八百多年,民风淳朴、底蕴深厚,曾两出清华学子,是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无邪教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悦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分整合公共服务阵地资源,通过培育主流价值、聚焦传统文化、开展养老服务等方式,全面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培育主流价值,加强党的基层堡垒建设。悦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又名“红荔馆”,屋前有棵古荔树,环境清幽、景色宜人,实践站通过修缮“红荔馆”、融合新兴“禅茶”文化特色,打造了悦塘群众的日常新去处,使“红荔馆”成为宣讲党的理论政策、与群众贴近交流的载体,让大家“听得懂”、“坐得住”、“传得开”,真正把党的声音传达到老百姓心里。实践站在开展的“屋场夜话”集体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活动中,不设主席台,没有发言稿,通过学习原文、知识问答、自由发言等方式让学习宣讲地气十足、参与感强,现场氛围十分热烈,活动被新华社报道。
二是聚焦传统文化,活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实践站联合太平镇妇联、社工站、悦塘小学等单位,与各类志愿服务队形成工作合力,紧扣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主题,打造“传承好家风”系列品牌志愿活动,让孩子与家长在送福送春联、学习书法、手工DIY的过程中,倡导孝老爱亲的良好风尚,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实践站结合悦塘村“千年古村、翰墨悦塘”的定位,深挖本地人文资源,争当本土文化的补给站。邀请退休老教师讲述悦塘名人故事,留住悦塘记忆;竖起本地方言版本的村规民约,让大家记住乡音乡愁、熟记遵守;举办“茶味飘香 饮水思源”活动,积极传播茶文化,让悦塘这片土地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时代风采。
三是开展养老服务,探索居家养老全新模式。依托实践站,悦塘积极探索“党建+社工+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新模式,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村中老人提供智慧养老、生活照料、助餐配餐、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紧急援助等一系列养老服务。节日来临之际举办“心系妇女,上门送健康”问诊服务、“情暖端午,万粽飘香”民俗体验、“我们的节日”欢度父亲节等服务活动,让悦塘老人们在祥和的节日氛围中感受关怀、热爱生活,活动还为村中的孤寡和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义诊、慰问、分享美食等服务,使村中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新兴县水台镇布冷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持续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全过程,2022年投入近40万元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标准化升级,建设打造成功能完备的示范站。布冷村结合基层党建“三化”建设,进一步整合农家书屋、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设施,打造党建文化广场等,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
水台镇布冷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照有场地、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五有’标准独立建设,配备有桌椅、投影、音响、电视、乐器等硬件设施,覆盖有文明实践大讲堂、农家书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未成年人成长空间、党建文化园、群星曲艺社、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舞台等功能室场。布冷村致力于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圈”,以文明实践站为中心,组建了5支志愿服务队,实现了每月至少为村民群众提供8场活动,其中包括宣传宣讲党的政策、扶贫济困、文化文艺服务、科学普及等传承传统文化、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丰富活跃村民群众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