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时间,一个地区能发生多大的变化?在广东,这十年地区生产总值连跨7个万亿级台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8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十年来,广东牢记嘱托,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提供强劲动能。
数据背后有故事,数据背后也有“门道儿”。回眸十载奋进路,广东在践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呢?
创新——
协同港澳迸发科创活力
一条深圳河穿流而过,北侧是深圳,南侧是香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下称“河套合作区”),就坐落在深港两地的接壤处。
150多个高端科创项目加速落地、24个港澳创业团队共300余人进驻孵化平台……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这片不到4平方公里的土地如今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双中心”(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
俯瞰深圳河两岸(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协同港澳、迸发科创活力,河套合作区只是广东科创不断进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东充分发挥三地比较优势,探索形成“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转化——港澳服务”的协同发展新模式。
数据显示,广东与港澳共建20家联合实验室,推动1万多台大型科学仪器面向港澳开放,已累计跨境拨付财政科研资金3亿多元。
十年时间,“从0到1”“从1到多”,广东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积极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广东路径”,推动一批“国之重器”加速崛起。
中国散裂中子源(央广网发 东莞市委宣传部 供图)
在东莞松山湖,全国首台、全球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落地,结束了珠三角地区无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历史;在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运行楼已经建成;在深圳,“鹏城云脑Ⅱ”建立了支持千亿参数超大规模AI模型的并行训练平台……
如果打开广东的科技创新产业地图,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东莞松山湖……一处处产业园区串珠成链,一项项重大项目蓄势待发,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雏形初现。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科技集群。
广东制造业企业的智能生产线(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在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的同时,广东还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最佳地。目前,广东约90%的科研机构、90%的科研人员、90%的研发经费、90%的发明专利申请都来源于企业,形成了企业“千军万马齐创新”的局面。
正是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广东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质量和速度得以“领跑”全国,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更是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也离不开“金融翅膀”的加持。据统计,广东现有3000多家风投机构,管理基金规模约2万亿元,已初步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协调——
构建“一核一带一区”,短板巧变“潜力板”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广东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最大短板。
“广东是全国的一个缩影,既有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也有经济欠发达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坦言。
对此,广东研究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将全省划分为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全力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难题。
近年来,广东积极推动珠三角与粤东、粤西、粤北各市建立对口帮扶关系,让这些短板悄然变成“潜力板”。
清远连樟村(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走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连樟样板区,一条黑色的柏油路向村中心延伸开去,串起了连樟客厅、连片池塘、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综合文化服务室和焕然一新的村民住房。
曾经,这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是粤北山区的贫困村之一。短短几年时间,凭借产业振兴,它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村”和广东乡村振兴的样本。
2019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部委联合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范围涵盖广州3区、清远2区1县1样板区的广清接合片区成为全国11个试验区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入选片区。
近几年,清远紧扣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这条主线,建立以探索乡村振兴为主要内容的“连樟标准”和以探索城乡融合为主要内容的“广清一体标准”两类标准体系,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
此外,按照“广州总部、清远基地”“广州研发、清远制造”“广州孵化、清远产业化”的合作思路,广州、清远两市高水平建设“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目前,合作区累计引进项目超600个,总投资近2000亿元。
在北部生态发展区产生翻天覆地改变的同时,沿海经济带也迎来了产业的蓬勃发展。
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建设现场(央广网发 巴斯夫 供图)
在湛江东海岛,总投资超100亿欧元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首套装置正式投产;在大亚湾畔,总投资约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正热火朝天建设中……近五年来,660多个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密集落地,为广东“东西两翼”插上腾飞的“翅膀”。
除了弥补产业短板,广东也在全力优化公共服务配置,统筹超600亿元完成县、镇、村基层医疗机构改造升级,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建设18家高水平医院、3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并新建8所高校,历史性实现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高水平医院在21个地市全覆盖。
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基本公共服务等多方面,广东正全力补上粤东西北发展的“短板”。王伟中表示,在此基础上,广东还将进一步推动广州、深圳两大核心城市与湛江、汕头两个省域副中心建立“双核+双副中心”深度协作机制,绘就新时代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壮美画卷。
绿色——
以超常规力度绘就生态“画卷”
鱼翔浅底、绿植繁茂,如今的茅洲河,连片的浅滩湿地孕育着勃勃生机。
“以前河里的水真的太臭了!你要是在茅洲河边站5分钟,就要痛苦5分钟。”提起曾经的茅洲河,周边市民如此评价。
作为流经深圳和东莞的“双城河”,茅洲河在见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背负了发展带来的沉痛代价。
东莞市区内焕然一新的茅洲河(央广网发 东莞市委宣传部 供图)
2016年,东莞、深圳联手开启茅洲河全流域治污攻坚行动,用5年时间补上了“40年的历史欠账”。
“流域系统治理,不仅换来了流域管理和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还支撑着高质量发展落地生根。”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这样的奇迹,同样发生在汕头、揭阳两市的“母亲河”练江身上。短短三年,这条被称为“广东污染最严重的河流”发生了质变:水质从普遍性黑臭到国考断面消除劣V类、再提升至IV类,让“不可能”变为“可能”。
“以超常规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透露,为补上历史欠账,近五年来,广东真金白银投入7500亿元,治理水污染、水环境质量、大气污染、垃圾处理和土壤污染等,推动生态质量发生巨大变化。
走进广州循环经济产业园,这里有全球最大的城市有机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广州生态环境园。该项目每天处理2040吨有机废弃物,将厨余垃圾、地沟油变为生物柴油,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广州生态环境园(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目前,我们生产的生物柴油已经达到了国际出口标准,并与中石油、中石化开展相关合作,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广州生态环境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只是广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一个例子。目前,珠三角9市全部纳入了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行列。
如果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无废城市”是广东在偿还历史欠账;那么,高标准推进绿化广东大行动,则是广东在为未来蓄“绿”。
在广州香雪公园的玉岩书院内,有一棵千年古荔,是广州目前有记载的树龄最老的古荔枝树。
“当时仅剩下树皮,树根都已经空了,但它还是顽强地活着。”第一次见到这棵古树时,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院长阮琳就被震撼到,“感觉自己的责任很重,想着怎么才能把它保护好。”
在保护的过程中,她除了做好病虫害防治,还采用了一整套技术帮助这棵古树复壮。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这棵千年古荔再次挂果,结出上百斤新果。
千年古荔再次挂果(央广网发 郭柯堂 摄)
除了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广东还不断修复红树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十三五”以来,全省共实施造林和生态修复2287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8.7%,基本建成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
如今,第二个国家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牌成立,广东绿色生态“画卷”又迎来了新篇章!
开放——
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
按照指令,岸桥精准地抓取船上的集装箱,并将其运往目标位置,附近的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IGV)正在紧张地忙碌着……这是7月28日投产的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的作业现场。
作为全球首个江海铁多式联运全自动化码头,这里设计年吞吐量490万标箱,北斗导航、5G通讯、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先进技术得到了充分释放。
南沙港区四期工程设计年吞吐量490万标箱(央广网发 胡家闻 摄)
“以前南沙只有3个外贸小码头,现在这里有14个一类口岸!”回忆起南沙港的十年变迁,广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港口产业的繁荣带来了进口汽车、跨境电商、邮轮、飞机融资等新业态的迅猛发展。
一隅之变,折射出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气魄与实力。
数据显示,十年来,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8万亿元、连续36年居全国第一,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额达2万亿元。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时隔两年,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前海方案”)相继出台。
举全省之力推进“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成为广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我也在横琴注册了两家公司,充分享受到各方面的优惠政策!”来自中国香港的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说。
“分线管理”、企业及个人所得税“双15%”、澳门居民个税优惠政策……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挂牌一年来,紧扣琴澳一体化推进高水平开放,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动作频频。
随着一系列创新政策落地,截至2022年8月,横琴累计商事主体达56176户,其中合作区成立以来,新设立企业4298家。
与此同时,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海方案”的重磅政策利好正加快转化为发展红利。2021年,前海地区生产总值1755.67亿元,同比增长10.5%。今年1到6月,实际使用外资35.33亿美元,同比增长17.4%,持续保持生机勃勃发展态势。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明确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推动改革开放向更高水平迈进,是广东的时代命题。拥有“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的叠加利好,则是广东奋进新征程的优势所在、信心所在、底气所在。
共享——
加大民生投入,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一技之长,能动天下’,经历过世赛后更能感受到这句话的重要性。”在2019年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年仅21岁的广东女孩罗丽萍获得“商品展示技术项目”的银牌,打破了欧洲国家长期以来对该项目的垄断。
罗丽萍在世界技能大赛的比赛现场(央广网发 罗丽萍 供图)
然而,17岁时,她还只是工厂里的打工妹。仅仅四年时间,她不仅靠技能实现了脱贫,更看到了人生无限的可能。技能报国、技能成才,罗丽萍的故事正是广东以技能提升促进稳定就业、带动收入增长的真实写照。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作为人口流入大省,近五年来,广东把就业置于“六稳”“六保”之首,自2018年起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以下简称“三项工程”),以小切口入手,解决就业增收、技能人才短缺等大问题。
在三项工程的带动下,一批“厨师村”“技工村”“月嫂村”应运而生,有效促进了广大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同时,广东还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技工教育体系,技师学院实现地市全覆盖。
四年来,三项工程累计培训849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275万人次。十年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500万人,年度平均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除了强教育、稳民生,广东还大力推进优医疗、兜底线等工作,真正将发展成果交由人民共享。十年来,广东民生支出累计达9.33万亿元,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占比由2012年的66%逐步提高到2021年的70.3%。
过去十年,从高楼林立的珠三角,到绿水青山的北部生态发展区,再到海风宜人的沿海经济带,广东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奋力推动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为全国大局作出广东努力、广东贡献。”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指出。